常用的维生素该如何应用?

时间:2024-07-18 09:05:55   来源:网络


维生素又叫维他命,是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学物。维生素是动物机体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的催化剂,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和保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营养物质。维生素是饲料添加剂中最早使用和目前最常用的品种。

常用的维生素及其作用

01


常用的维生素分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E 和维生素 K 四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等等。每一种维生素都起着其他物质不能替代的特殊营养生理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 A
维生素 A 又称视黄醇,是一种呈微黄色油状或结晶状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醇,有保护皮肤和粘膜的作用,计量单位为 u。1 单位的维生素 A 约等于 0.3 微克。常用的维生素 A 多为化学合成的产品,有维生素 A 醇、维生素 A 乙酸酯和维生素 A 棕榈酸酯等,饲料添加剂中多使用维生素 A 棕榈酸酯。

2、维生素 D
维生素 D 又称骨化醇或抗佝偻病维生素,是一类与动物体内钙、磷代谢相关的活性物质,能促进动物消化道对钙、磷的吸收。维生素 D 有多种形式,其中以维生素 D2 和维生素 D3 较为重要和常用。饲料添加剂中多使用维生素 D3。

3、维生素 E
维生素 E 又称生育酚,是一类有生物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其中以α-生育酚效价最高和最为常用。维生素 E 能调节细胞核的代谢功能,促进性腺发育和提高生殖能力。维生素 E 具有吸收氧的能力,稳定性不高,经酯化可提高其稳定性。常用的有维生素 E 乙酸酯。

4、维生素 K
维生素 K 又称抗出血维生素,是一类甲萘醌衍生物。维生素 K 能促进合成凝血酶原,达到正常凝血。维生素 K 有维生素 K1、维生素 K2、维生素 K3 和维生素 K4 等,饲料添加剂多使用维生素 K3,一般维生素商品多采用维生素 K3 与亚硫酸氢钠的结合物,即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 B1
维生素 B1 又称硫胺素,也称抗神经炎素。维生素 B1 在体内可促进糖类和脂肪的代谢,维生素 B1 主要以盐的形式存在,一般以盐酸硫胺素较为常用。

2、维生素 B2
维生素 B2 又称核黄素或卵黄素。维生素 B2 在体内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的代谢,是体内生化反应多种酶的组成成分。

3、维生素 B3
维生素 B3 通称泛酸,又叫抗皮炎维生素。维生素 B3 是辅酶 A 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饲料添加剂中多使用泛酸钙。

4、维生素 B4
维生素 B4 也称胆碱,是磷脂、乙酰胆碱的组成成分,也是甲基的供体,参与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谢,能防止脂肪肝的产生。饲料添加剂多使用氯化胆碱。

5、维生素 B5
维生素 B5 通称为烟酸或尼克酸,也称烟酰胺或尼克酰胺。维生素 B5 是辅酶 I 和辅酶 II 的组成成分,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6、维生素 B6
维生素 B6 是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3 种吡定衍生物的总称。维生素 B6 是氨基酸代谢中的辅酶,参与蛋白质、糖和脂肪的代谢。维生素 B6 的商品形式多为吡哆醇盐酸盐,饲料添加剂多使用盐酸吡哆醇。

7、维生素 B11
维生素 B11 也称为叶酸和维生素 M,是蝶酸和谷氨酸结合而成的。维生素 B11 参与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可与维生素 B12 和维生素 C 共同促进红细胞、血红蛋白和抗体的形成。

8、维生素 B12
维生素 B12 也称为氰钻胺素,是一种含有钴原子和氰基团的螯合物。维生素 B12 参与机体蛋白质代谢,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利用率,也是正常血细胞生成的必需物质。

9、生物素
生物素又叫维生素 H。生物素是一种辅酶,参与蛋白质、脂肪等的代谢。商品化的生物素为 D 一生物素,饲料添加剂常用的生物素 H 一 2 为含有 2%的 D 一生物素。

10、维生素 C
维生素 C 又叫抗坏血酸。维生素 C 参与糖、蛋白质和矿质元素的代谢过程,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消化酶的活性。饲料添加剂常用的维生素 C 为 L -抗坏血酸及稳定性较好的维生素 C 多聚磷酸酯。

维生素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02


维生素虽然需求量较微,但维生素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是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催化剂。每一种维生素对动物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物质所不可替代的,动物若缺乏维生素将对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不良后果。因此,必须在日常饲料中添加所缺乏的维生素,以供机体需要。

维生素饲料标准的确定
维生素的饲养标准是动物对各种维生素的需求值。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已制定了部分动物的维生素饲养标准,但多年没有更新。现在种类和数据较齐全的是美国科学院 NRC(全国研究理事会)标准。NRC 标准是动物对维生素的最基本需求量,能预防维生素明显缺乏症。

而一些维生素专业生产厂家制定的动物维生素最佳需要量,指的是使动物获得最佳健康状态和生产性能的添加量。这些工厂维生素最佳需要量一般要比 NRC 标准高几倍到几十倍,因此在设计和应用维生素添加剂时,应合理地确定维生素的饲养标准,一般要高于 NRC 标准,条件许可时可使用最佳需求标准。

要考虑饲料品种、动物健康状况、饲养环境、配方成本、贮存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灵活科学地掌握,尽可能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最大需求。特别是处于应激状态的动物,饲料的维生素水平更应提高。
   
适当超量应用

维生素多数稳定性不高,在饲料的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失和效价降低。为了保证动物摄食到足量的维生素,一般都应超量添加,也即是维生素的添加保险系数。由于不同维生素的稳定性不同,其保险系数也不一致。

选择维生素制剂

目前维生素制剂有单项维生素和多种维生素预混剂,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自己预混多种单项维生素,还是选购多项预混剂。小型生产单位采用多种维生素预混剂较多。由于维生素的检测和品质判断较为复杂,因此应选用信誉较好的专业生产厂家的产品。

注意维生素的有效含量、效价和稳定性

市售的商品维生素多数不是纯品和 100%效价维生素,如维生素 E 含量多数为 50%,氯化胆碱为 50%,生物素为 2%,D 一泛酸钙的活性只有 50%等。因此选购和应用维生素时,应注意其有效含量和效价,并合理折算。同一种类的维生素不同形式,其稳定性也不同,如维生素 A 棕榈酸酯比维生素 A 醇稳定,维生素 E 乙酸酯比维生素 E 醇稳定,硝基硫胺素比盐酸硫胺素稳定,维生素 C 聚磷酸酯比维生素 C 稳定。因此在实际应用上要尽可能选用稳定型的维生素。

注意胆碱和维生素 C 的独立添加

由于胆碱和维生素 C 容易吸湿和破坏其他维生素,所以一般不与别的维生素一起预混,在使用时再独立添加。市售多维制剂也大多不含胆碱和维生素 C,如选择和使用多维制剂,应注意在应用时根据饲养标准独立添加适量的胆碱和维生素 C。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维生素的饲养标准不应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实际配方品种、饲养环境、天气季节等因素灵活调整,以保证动物在实际情况下对维生素的需求,保持较好的状态和生产性能。如高钙、磷的蛋鸡饲料,就应适当提高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的水平,以提高钙、磷的吸收利用。动物繁殖期应提高维生素 E 和生物素的含量,以保持较好的繁殖性能。高温和应激状态应提高多种维生素的水平,特别是维生素 C 的含量。动物发生相应维生素的缺乏症状,应提高相应维生素的水平。

必要的稀释和保存

维生素由于用量较少,加之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添加剂可能发生反应,破坏效价,因此在应用前最好进行较大倍数的稀释,降低浓度,再与其他维生素和添加剂进行预混。特别是与胆碱、微量元素以及酸碱性添加剂预混时,更应做好稀释工作,以保证有较好的混合均匀度和较高的效价。维生素稀释和预混常用的载体是脱脂玉米淀粉。维生素制品对光热等外界因素较为敏感,容易失效,因此一般应贮存于低温、密闭、干燥的环境。启封后要尽快使用,保存期一般不宜超过 1 个月。